题目(一): New strong and lightweight steels for automobiles
报告人:黄明欣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 副教授、博士
题目(二): 基于遗传算法的先进金属材料的高通量计算设计及实验验证
报告人:徐伟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教授
报告时间:2016年5月23日(星期一), 9:00-11:30
报告地点:南岭校区机械材料馆 209会议室
主办单位: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材料学院 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黄明欣博士报告内容:
With the aim to reduce vehicles' weight, novel strong and lightweight automotive steels ar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in the steel industry. Three new automotive steel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presentation. The first one is a high-modulus low-density steel composite reinforced by TiB2. This steel composite is fabricated by eutectic solidification,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is steel composite has a strong interface due to its semi-coherent interface, resulting in a good ductility, suitable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The second steel is a nanotwinned steel with a high yield strength (1450 MPa), high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1600 MPa) and considerable uniform tensile elongation (20%).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have meet the taget proposed by General Motors and DOE. The nanotwinned steel was manufactured by a simple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consisting of cold rolling and recovery annealing, which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in the steel industry. Finally, the medium Mn 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 steel will be discussed, especailly the mechanism of Ludes’s band formation will be highlighted.
黄明欣博士简介:
黄明欣博士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08年从荷兰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获得博士学位。从2008年至2010年,在法国ArcelorMittal (安赛乐米塔尔)研发部任研究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强度汽车钢的研发工作。从2010年起至今在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任职,2016年获得永久教职(tenured),目前在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带领一个金属材料研究课题组,主要从事汽车高强钢的研究工作。
黄明欣博士是国际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编委,Materials and 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A 的 Key reader, 在国际会议上多次做邀请报告,包括PTM2015,THERMEC, MRS等大型国际会议,也是多个国际会议的Scientific committee 成员。目前主持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包括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香港政府科技署项目,并同时与多家国内外公司紧密合作,例如美国通用汽车、法国ArcelorMittal、鞍钢等。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JMPS、IJP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
徐伟博士报告内容:
新材料研发正经历着由“经验指导实验”的传统模式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的新模式转变。随着对材料,尤其是传统结构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的相互关系及其物理机理的深入理解,材料的计算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可以有效集成‘基因’(固有属性,如材料成分及元素间相互作用)与‘经历’(工艺处理及服役条件等)的一体化设计手段。本文以材料基因工程的思想为指导,统筹考虑材料内在基因与其经历的耦合作用,依据材料热力学、相变动力学及材料强韧化机理等物理冶金学原理进行多尺度建模,整体性设计材料微观组织在若干关键加工节点及服役条件下的特征结构,并在形成定量评价准则的基础上结合遗传算法进行超大规模解集范围内的高通量优化筛选,从而整体性设计材料的合金成分体系与关键热处理参数。依托于该设计方法,形成了‘服务于飞机起落架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以及‘服务于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抗蠕变高强合金钢’两个示范性应用,提出了一系列优于现有合金体系的创新型方案。
徐伟博士简介:
徐伟,1979年10月生,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2014年(青年)引进人才(优先资助)。本科和硕士分别于2002和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与材料力学专业。2009年博士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um laude,优秀博士毕业生)。自2009年起历任安赛罗米塔尔全球研发中心(比利时)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同时双聘为荷兰Delft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一直从事先进高强钢的计算设计和产业化开发工作。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欧盟钢碳联盟RFCS等项目,共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并荣获荷兰皇家科学与人文协会2012年度最佳青年科学家等奖项。